胡耀邦百歲冥壽 To commemorate the 100th birth anniversary of Hu Yaobang

展覽日期:2015年11月16日至2016年4月14日



「尋真理,求民主,憂心如焚,一身正氣無所畏;倡改革,促開放,激情似火,千秋功過有評章。」──悼胡輓聯( 1989 年)

胡耀邦──民主先行者(20.11.1915 - 15.04.1989)

胡耀邦被視為中共開明派,以平反冤假錯案、實行寬鬆的意識形態政策為人稱道。他領導平反了逾300萬宗冤假錯案,使大批受迫害的民眾、知識分子及老幹部的生活重上軌道。胡擔任中共總書記後,實行寬鬆的意識形態政策,社會文化空前繁榮,被稱為知識分子的 「小陽春」。他還力推幹部年輕化、廢除領導幹部終身制,現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亦是受惠者之一。

胡耀邦一生與兩場學運息息相關,1986年全國捲起學潮,他被指應對不力,於1987年被迫辭職;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民眾自發上街悼念,並提出與政府對話的要求。當局血腥鎮壓,釀成 「六四屠殺」 慘劇。
 
「中國的出路是 「民主」 和 「科學」 四個字,我們為之奮鬥了近70年,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現在還需要繼續努力。」—— 胡耀邦(1989年1月) 
 
 
To commemorate the 100th birth anniversary of Hu Yaobang

The late Hu Yaobang was the leading political reformist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ierarchy, when he was the Party Secretary General in the 80's. While he was particularly remembered by his act of reversing cases of unjustified persecution during and following the Mao's years, he stood out as an advocate of democratic change and a liberal champion for the intelligentsia. In 1987, he was forced to resign by his political rivals, and his sudden death in 1989 triggered one of the most convulsive democratic movements in China, the Tiananmen Student Movement.

The year 2015 is the 100th birth anniversary of Hu Yaobang.  Let us take this anniversary event to honour his memory and pay tribute to him. We present here not only his life-history, his motto and his contribution, but also people's appraisal and the eulogies by Hu's friends and colleagues.  
 

**只有中文內容

胡耀邦生平
「一個精神上、組織上被禁錮、被壓制的不自由的民族,怎麼可能與世界上的發達國家進行自由競爭呢?」——胡耀邦 (1977)

籍貫:湖南瀏陽
學歷:僅讀過兩年初中
家庭:遺孀李昭;育有三子一女,兒子胡德平、劉湖、胡德華;女兒李恆
經歷
1929─ 秘密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共青團),同年到湘贛革命根據地工作。
1933─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 參與長征
1935─ 編入紅三軍團第五師第十三團黨總支書記,在強攻遵義門戶的婁山關戰役中負傷,彈片擊中右臀部,被抬入天主教堂急救。
1937─ 抗日戰爭爆發,胡耀邦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擔任第一大隊黨總支書記等職。
1939─ 中央調胡耀邦回延安,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後兼任軍委直屬政治部主任。
1948─ 任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政治部主任,參與組織指揮太原、寶雞等戰役。
1949─ 任中共川北區委員會書記兼川北軍區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
1956─ 中共 「八大」 上當選中央委員。
1957─ 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
1966─ 「文化大革命」 爆發,毛澤東嚴厲批評共青團中央,胡耀邦慘遭批鬥、受刑,妻兒均受牽連。1967年胡耀邦母親去世,胡只能在紅衛兵押解下去醫院送別遺體。
1977─ 文革結束後復出,3月起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同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當選為十一屆中央委員,同年底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
1978─ 中央黨校內部刊物 《理論動態》 第60期刊登經胡耀邦審定、由南京大學胡福明教授撰寫的文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推動全國真理標準大討論。

雷厲風行地推動平反 「冤假錯案」,短短兩三年間,不但為眾多幹部、知識分子平反,也解放了長期在社會底層備受煎熬欺凌的億萬賤民。民間俗語有 「受了苦,找中組部;有冤枉,找胡耀邦」。
1980─ 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86─ 政經改革如推進 「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 等引起黨內不滿。86年底至87年初多地爆發學運,中共元老歸咎於胡耀邦縱容知識分子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傾向,指胡應對學運失控負責。
1987─ 被逼辭去中央總書記職務。
1989─ 4月8日出席政治局會議,心臟病發送院,4月15日病逝,群眾湧向天安門廣場悼念,引爆 「六四屠殺」。

政績、語錄

政治:
■領導平反在 「反右」 及文革期間逾300萬宗冤假錯案,使大批受到迫害的老幹部、知識分子及民眾的生活重上軌道。
■以 「兩個不管」 (凡是不實之詞,凡是不正確的結論和處理,不管甚麼時候,甚麼情況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級甚麼人定的批的,都要實事求是地改正過來) 的矛,對付華國鋒 「 兩個凡是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要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的盾。
■組織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討論,大力提倡思想解放。
■重視知識及人才的提升,推廣科學、教育、文藝及新聞等深化工作,鼓勵年輕知識分子走向基層,實踐所學、累積經驗。

經濟:
■致力研究及推動經濟改革(如改革開放及現代化建設等),主張實事求是、解放精神。
■參與推動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如擴大沿海地區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
■落實一系列關於農村改革的政策,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

語錄
談 「五七」 反右
●建國以後是共產黨對不起民主黨派。

談平反冤假錯案
●毛主席他老人家做錯了,我們幫他改過來嘛。
●無論甚麼時候,也無論甚麼人定的案,只要證明是錯了,都要堅決糾正。

談政治、民主
●如果人民不歡迎我們,就該我們下台了。
●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
●甚麼叫無產階級專政,專政與民主是對立的統一,人民民主是基礎,只有充分民主才能有專政,離開了民主就是法西斯專政。
●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形象不怎麼好,這是事實。是我們自己沒有搞好。政治上出了些毛病,在處理民主、人權等問題方面有缺點,出了亂子。
●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
●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辮子,不裝袋子。
●禁錮我們這個民族創造力的,一個是精神枷鎖,甚麼 「一句頂一萬句」,「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一直到 「兩個凡是」,都是教條主義的。還有一個是 「組織枷鎖」,歷次政治運動積累起來的冤假錯案,各種錯誤的組織結論,把幹部知識分子壓得抬不起頭來。

評價

官方:
●中共元老鄧小平:耀邦抓黨風黨紀是鐵面無私的,就是不理解自由化的危害。
●中共元老鄧力群:胡耀邦從來不搞陰謀,胸懷坦蕩,對人不報惡意。
前副總理田紀雲:他是一個真正的人民公僕,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大家如此懷念他,正是因為他的一生體現了共產黨的初衷,他的一生代表了共產黨人的良心。
前副總理陳雲:不懂經濟,但是抓黨建工作是把好手,為人正派。然而有些時候,重大方針搖擺不定,不適合主持全面工作。
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胡耀邦同志的歷史功績和優秀品德永遠銘記在黨和人民心中。
前總理溫家寶:耀邦同志的諄諄教誨我銘記在心,他的言傳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

知識分子:
毛澤東前秘書李銳:
耀邦否定 「文革」 最徹底,真理標準討論最堅定。他認為黨不能再受 「左」 的危害,於「左」 禍的肆虐,可謂刻骨銘心。他重視自由、民主、人道原則,熟悉西方的發展歷史,很願意接受外來的新思想。他對毛澤東的認識是全面的,還在 「文革」 時便不盲從,心中有數,常說絕對不能迷信任何人,要獨立要思考。

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
胡耀邦主持的不分高低貴賤的平反,在剛剛結束了殘酷階級鬥爭局面的七十年代末,是相當大膽而寬容的政治決策,已經具有了明顯的自由主義政治的色彩——政府必須平等對待所有人。

經濟學家杜潤生:
耀邦力主發揚民主。他說 「鴉雀無聲,是走向滅亡的前奏曲,七嘴八舌人氣旺,民族復興有望」。

●《炎黃春秋》 前社長杜導正:
有人說耀邦講話隨便,而且有些講話為情緒所致,有失分寸。我不這麽看。過去幾十年來,我們習慣了晚年毛澤東式的領袖作風,說出話來,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但是,我們應該不會忘記,領袖也是人,可以英明,但不會絕對英明……《科技日報》 在紀念胡耀邦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寧可聽漏洞百出的真話,也不願聽滴水不漏的假話」。這是對耀邦民主作風感受的一種表達。我贊成!

中共元老、著名政治家任仲夷:
由於總是以善心待人,毫無防人之心 (這可以說是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弱點 ),耀邦終於被迫 「辭職」、「檢討」,於是大哭一場。此種委曲促其兩年後鬱鬱離世,引起世人的無限悲慟。耀邦這樣的大丈夫、好領導,黨內實在罕見;他一生立言、立德、立功,為歷史所作的貢獻和犧牲,後人應永記在心。

資深記者陸鏗:
我的這篇採訪記,成了胡耀邦辭職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不管怎樣,胡耀邦用事實證明了他是一個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人,一個大公無私的人,一個在歷史上不會被忘記的正直之士。

自評:
我這輩子有兩個沒有想到,一個是沒有想到被放在這麼高的位置上;一個是沒有想到在我退下來以後還有這麼好的名聲。—— 胡耀邦 (1988)

悼辭

● 一人為天下憂,天下為一人悼
● 死錯了人
● 民主未得身先死,神州無處不悲歌!悼耀邦
● 肥了貪官,閑了庸官,醉了昏官,少了清官
● 在你遭貶時我們何不挺身而出,我們有愧我們內疚
● 英雄胡不長壽,後輩誰來耀邦,橫聯「國殤」
● 真誠的人死了,虛偽的人卻活了下來,熱情的人死了,冷漠來將他埋葬
● 希望星光殞落中華逢災,平民憤民不憤出路何在?痛哉痛哉
● 盼復重振舊河山不想英靈早逝,想今朝你我肩重負但願耀邦安息
● 功比錯錯比功功比錯大,死比生生比死死比生好
● 是一身硬骨是滿腔真誠豈有壽終正寢,這滿目蒼涼這一手遮天能不心臟梗塞
● 既得利益者頑固不摧政策何日所竟,直面黑暗者遭謫身死吾輩路在何方
● 老毛落,老×落,歷史自有公正說;周公逝,胡公走,一樣悲苦一樣愁
● 活亦為人民逝亦為人民活逝為人民,生亦為自由死亦為自由生死不自由
● 你死我活 我活着看多難民族怎能安心 你死了留下一身正氣安然合眼
● 一個人難以興邦,但是一人足以亡國
● 多難中華危難時又失領袖,有心百姓問當局英雄何死?
● 風淒雨泣英雄長逝神州,億人同憂何人再耀吾邦
● 大地含悲淒風悼忠烈,蒼天灑淚苦雨送英魂
● 胡耀邦,知識分子熱愛您
●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光明磊落,無私無愧」,胡耀邦夫人李昭寫給胡耀邦的輓聯,刻成石碑安放在江西九江市胡耀邦陵園。
 《這邊和那邊》 資深記者戈揚出席胡耀邦追悼會後所作
一片土地分成兩邊, 中間隔著暴力的牆。
這邊是冷漠的冰山, 那邊是真情的海洋。
耀邦的屍體在這邊, 耀邦的靈魂在那邊。
我們都是來自那邊, 沒有那邊哪有這邊。

悼胡與六四
胡耀邦一生與兩場學運息息相關,1986全國捲起學潮,胡耀邦被指應對不力,於1987年被迫辭職;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辭世,民眾自發上街悼念,演變成另一場更大規模的學運。

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病逝,胡是中共極少數為政開明、清廉的領導人之一, 但被指 「反資產階級自由化」 及應對 「八六學潮」 不力,於1987年1月被逼下台。北京市民及學生自發悼念胡耀邦,為他鳴不平, 在天安門廣場公開申訴, 提出與政府對話的要求。

4月18日─數萬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會靜坐, 提出民主改革及為胡耀邦平反等7項要求。北京市委派陳希同、 劉延東及王世雄3名全國人大代表,會見靜坐學生及接收請願信。

4月19日─學生赴中南海新華門外聚集靜坐,要求與領導人對話, 其間曾三度衝擊新華門,警民發生輕微衝突。

4月20日─公安凌晨武力驅散新華門外集結的學生, 300名學生被打傷,一名香港記者亦被打傷。

4月21日─學生罷課抗議武警鎮壓, 各校聯合遊行至天安門廣場通宵靜坐。嚴家其、李澤厚及包遵信等47名知識分子聯名遞交公開信給中共中央、人大常委和國務院, 肯定學生的要求。

4月22日─官方舉行胡耀邦追悼會, 約十萬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靜坐,與近萬名軍警對峙。 學生要求參加追悼會、與領導人對話和遞交請願信,其中3名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前台階跪了約半小時, 但政府置之不理,令學生十分不滿,發生輕微衝突。

4月23日─北京臨時學生聯合會呼籲北京高校即日起無限期罷課;提出三條綱領︰全面有效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保證 《憲法》 賦予的公民權利自由,及保證經濟體制改革順利進行。

4月24日─北京所有高校罷課。上海 《世界經濟導報》 因刊載悼胡文章,遭上海市委禁制發行。

4月26日─《人民日報》 發表措詞強硬的社論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把學運定性為 「動亂」 ,激化學生與政府之間的矛盾,最終演變成 「六四」 屠殺。


兩場悼念 不止於悼念
在中國,悼念活動往往具有政治內涵,藉悼念先人表達對現政權的不滿,是專制政權下曲線表達訴求的方式。1976年的「四五運動」與1989年的「八九民運」,都是藉悼念之意呼喚改革,兩次「天安門事件」皆被定性為「反革命」,遭到武力鎮壓。

悼周恩來: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病逝,清明節前後,上百萬群眾自發聚集天安門廣場悼念周恩來,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獻花圈、貼傳單、作詩詞,並隱諱地攻擊 「四人幫」,有人表示支持正被批判的鄧小平。當局將事件定性為 「反革命運動」,拘捕多人。4月5日,悼念活動演變成大規模抗議運動,當局出動逾萬軍兵血腥鎮壓。

結局:毛澤東判斷事件的總後台是鄧小平,下令暴力鎮壓。傷亡人數迄今無官方統計,非官方估算約5,000人受傷和被捕,事件於1978年獲得平反。

影響:
●事件導致鄧小平第三次下台,華國鋒被指定為接班人。
●為打倒 「四人幫」 和結束文化大革命奠定基礎。

悼胡耀邦: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病逝,北京市民及學生不滿官方對胡的評價及治喪規格,自發上街悼念,仿效13年前悼念周恩來的形式,並提出與政府對話的要求。4月18日數萬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會靜坐,4月22日官方舉行胡耀邦追悼會, 約十萬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靜坐,與近萬名軍警對峙。

結局:鄧小平成為今次派兵鎮壓民運的元兇,戒嚴部隊開進天安門廣場清場,沿途造成大量死傷,至今未獲平反。

影響:
●時任總書記趙紫陽因同情學生被迫下台,軟禁至死;時任上海書記江澤民成為接班人。
●「六四」 屠殺惹起西方國家不滿,多國一度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
●「六四」 後政治改革停滯,種下今日官場腐敗、貧富懸殊加劇等惡果。

胡與開放絢爛的八十年代

「六四」槍聲過後,萬馬齊瘖,中國自此陷入長時間的白色恐怖。然而我們不要忘了,在八九「六四」前,文革十年後,中國曾有過一段相對而言政治寬鬆、思想解放、文化絢爛的時期,改革浪潮在八九民運達至巔峰,但在「六四」屠殺後戞然而止,至今仍未回復昔日的開放光景。

政治氣氛 鬆動活躍

80年代,中國剛從文革浩劫中解脫出來,社會瀰漫政治解凍氣氛,湧現大量關於政治改革的文章:如吳國光以「人民日報評論員」名義發表的《政治問題可以討論》、陳一諮的《政治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保證》、復旦大學副教授王滬寧(現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走向政治體制的高效化和民主化》等。

在胡耀邦、趙紫陽治下,黨內改革派抬頭,如老幹部李洪林大膽提出 「不是人民應當忠於領袖,而是領袖應當忠於人民」,體制內與民間的思想解放運動相呼應。

黨政分開 列十三大

「黨政分開」 是80年代突出的政治改革舉措,由鄧小平在1980年8月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中提出,並寫入1987年中共「十三大」報告。

黨政分開是指黨組織和國家政權職能分開,保證行政、司法機關獨立行使權力。要點之一是撤銷行政部門的黨組,在「十三大」後的一年多時間內,90%黨組都撤銷了;另一要點是削弱企業黨委的權力和作用,企業實行廠長負責制,黨委只起監督作用。

大量平反 冤假錯案

中央大規模平反 「冤假錯案」,使含冤受屈的人得以重生,當時 「改正」 右派達55萬多人,佔全國右派總數的99.98%。

北京之春 民運萌芽

70年代末,北京 「西單民主牆」 大字報湧現,人們提出民主、言論自由、反專制等訴求,魏京生更貼出 「第五個現代化—民主及其他」 大字報,要求檢視毛澤東的獨裁和將政治民主化。這段短暫的政治自由時期被稱為 「北京之春」。
86年底至87年初捲起全國性學潮,學生、學者上街呼籲政府推行改革,遊行隊伍出現 「要求多黨制」、「以十萬頭顱換一日民主」 等震撼人心的標語;鄧小平發起 「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迅速鎮壓學運。「八六學潮」 為時雖短,但對八九民運起了極大鼓舞作用。

文藝思潮 生機蓬勃

70年代末,胡耀邦推動 「真理標準大討論」,為思想解放運動揭開序幕。

1983年,鄧小平指摘理論界、文藝界 「存在相當嚴重的混亂」,開展 「清除精神污染」 運動,但在胡耀邦干預下,運動只持續28天就夭折。

1985年朱厚澤接掌中宣部,提出 「三寬政策」:對不同的思想寬容一點;對不同意見者寬厚一點;整個氣氛寬鬆、彈性一點,創造相對自由的文化環境。

「文化熱」 席捲全國,朦朧詩派、報告文學、尋根小說等興起,針砭封閉黑暗的毛時代。大量過去被禁的西方著作得以出版,如哈維爾的捷克憲章運動經驗等。當時較著名的刊物包括北京 《走向未來叢書》 和 《面向世界叢書》、上海的 《新啓蒙》 等,打破原有中共組織與宣傳系統的壟斷。

民間研究所相繼成立,陳子明創辦 「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 ,其後接辦 《經濟學周報》,由王軍濤主編。 「六四」 後陳子明、王軍濤被點名為學潮黑手,被控 「陰謀顛覆政府罪」 遭重判。

悼胡規格 透露執政走向?

胡耀邦逝世引發大規模悼念活動,最終演變成「六四屠殺」,胡的忌日因而成為中共的禁忌。每次中共當局稍為高調紀念胡耀邦,便引發外界關於「平反六四」的聯想,究竟悼胡規格與政治走向關係如何?

2005年:
中共打破16年禁忌,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宣布在胡耀邦90歲冥誕之際舉行高規格紀念;然而在黨內強硬派壓力下,以及擔心民間反響過大,最終低調閉門舉行。原本預計在胡冥誕當天(20日)舉行的紀念大會降格為座談會,提前2天舉行,參加人數也從2,000人減至350人,而胡錦濤本人亦未出席。

→ 這次非公開活動被視為政治上為胡耀邦平反,外國傳媒形容這是一場「回復政治名譽行動」,引起外界關注當局是否藉此釋出新的政治信息。

2009年:

胡耀邦逝世20周年,當局異常低調,沒有舉行官式悼念活動,還封殺一些網上、民間悼念活動。李銳、胡績偉等十多位中共老黨員在香港聯名出書,呼籲中共為胡耀邦徹底平反,並逐漸平反 「六四」。

→ 中共政治敏感年,適逢中共建政一甲子、「六四」 20周年、達賴喇嘛流亡50周年等,悼胡活動遭遏制。

2010年:
前總理溫家寶罕有在《人民日報》署名發表紀念文章《再回興義憶耀邦》,細述1986年陪胡耀邦到貴州考察的情形,表示自己深受胡的行事風格影響。

→ 外界認為溫家寶的追憶長文一方面可爭取知識分子及黨內開明派支持,緩和社會矛盾;另一方面可借助胡的清廉形象,向愈演愈烈的腐敗現象開刀。

2012年:
清明節,內地70多家媒體網站大規模刊文悼念胡耀邦。中新社罕有發表《胡耀邦墓清明祭:斯人已去經年依然思重人稠》,指8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200多位省部級官員往胡耀邦陵園憑弔,新華網、人民網等均轉載該文。

→ 分析指這次罕見的大規模悼念,原因之一是王立軍事件引發中共高層動盪,胡溫欲藉此打擊薄熙來這個「文革餘孽」。

→→ 前八九學運領袖王丹認為「胡耀邦不是趙紫陽」,只有官方大張旗鼓地紀念趙紫陽,才有揣測中共政治改革風向的實際意義。胡耀邦在黨內根基比趙紫陽深厚得多,為胡平反在黨內阻力小得多。而胡的去世雖是八九民運導火線,但他作為已亡人,沒有直接牽連。高調紀念胡耀邦,不會被黨內認為是要重新思考 「六四」 問題,政治風險不大。

2014年:
胡錦濤4月11日到湖南拜訪胡耀邦故居,並向胡的銅像鞠躬致敬。胡耀邦去世25周年之際,內地許多媒體、網站紛紛報道,搜狐更製作《胡耀邦和他的同行者》悼念專題,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父親習仲勛列為胡耀邦的共志者,並點出胡錦濤、溫家寶都受其影響。

→ 外媒稱,內地媒體高調紀念胡耀邦涉中共高層權鬥。

2015年:
11月20日是胡耀邦百年誕辰紀念日,中共將此列為「2015年不可不知的四個紀念日」之一,與遵義會議80周年、陳雲誕辰110周年、抗戰勝利70周年並列,可見官方對胡的評價和紀念活動,又升了一個級別。

→ 官方提高紀念規格引發各方揣測,一般認為原因有二:1)胡耀邦和習近平之父習仲勛關係密切,文革後胡耀邦為習仲勛平反,1987年胡被中共元老「逼宮」,習仲勛曾力保胡耀邦。2)胡為政清廉,對中共來說是極難得的「正資產」。面對黨內公款吃喝的腐敗狀況,胡曾痛斥「滾他媽的蛋,為政在清廉」。在貪腐猖獗的當下,紀念胡耀邦有助推動反腐倡廉。


【紀念胡耀邦誕辰百年:民重於黨,還權於民】/王超華

二十六年來,每年的四月都提醒世人:是曾任中共總書記的胡耀邦四月十五日逝世,引起民眾大規模自發悼念,令當局措手不及,才導致長達月餘的八九天安門運動;直至六四,在屠城部隊血腥鎮壓面前,民眾英勇抗暴,寫下震驚世界的歷史。

胡耀邦的名字,因此而無法與八九六四切割。八九六四這一頁,也因此無法與此前十年的中國改革歷程割裂。

有人說,那是老一代共產黨人對人民抱有愧疚而銳意改革的十年。不過,銳意改革的動力恐怕不盡相同。鄧小平以績效為先,胡耀邦以民意為重。二者不同,最終落在黨國與民意孰先孰後,這個政治學領域最重大的問題上。這是胡耀邦與八九六四密不可分的根本原因。二者不同,也突出表現在民族政策。從起初的開放,邀請達賴喇嘛代表訪問藏區,到發現藏民摩肩接踵哭請達賴早日還鄉,出乎意料的場景促使胡耀邦實地調查,為實現民族自治變革政策;同一情景卻令鄧小平恐懼於黨國被架空,更加堅守漢人掌控絕對權力。最終,胡耀邦因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過於「軟弱」而被迫辭職,而鄧則在六四後指定鎮壓藏區抗議毫不手軟的胡錦濤為隔代接班人。

民重於黨,還權於民,是胡耀邦的基本認識,八九民運因他而起即為見證。

輓聯
(一)

「胡耀邦與人民心連心
人民永遠懷念胡耀邦」

──嚴家祺、高皋

(二)

「懷念耀邦,光明磊落。
毋忘六四,浩氣長存。」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2015-11-15